一年前的6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澆筑第一罐混凝土,標志著具有我國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正式落地,這是我國核電事業發展進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一年后,華龍一號所引領的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布局已在國內外全面鋪開,對核電站安全性、經濟性和技術標準的改進、優化也在持續進行。
設備國產化率89% 掌握發展主動權
核電核心技術及主設備制造依賴進口曾是制約我國核電發展的關鍵性問題,華龍一號在反應堆堆芯設計、燃料技術、計算機分析軟件、裝備制造自主化等方面實現的重大突破,極大改變了我國核電站建設被進口“卡脖子”的窘境,使我國真正掌握了核電發展和競爭的主動權。
在5月30日中核集團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華龍一號設計者、中核集團核電工程公司設計院副院長荊春寧介紹了華龍一號在核電關鍵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2015年12月17日,我國首套自主核電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NESTOR)在京正式發布。經專家驗證,其在計算精度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與美、法等核電強國并駕齊驅,躋身世界第一陣營。它的成功發布,為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起到關鍵作用,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燃料技術作為反應堆的關鍵技術長期以來為國外所壟斷,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中核集團研發了CF系列燃料組件,其中CF3燃料組件實現了自主設計、關鍵材料供應和制造,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N36鋯合金,解決了出口受限問題。今年年初,CF3先導組件正式出堆,這一階段性成功與之前的一系列突破共同構成了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燃料組件品牌,提升了我國核電出口的核心競爭力。
“華龍一號采用漸進式的技術發展路線,實現了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具備國際競爭比較優勢?!鼻G春寧表示。在福島核事故后,國際市場對三代核電技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龍一號創新性地采用“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充分吸收了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77組燃料組件堆芯”,既增加了核電廠的發電能力又提高了核電運行的安全裕量。
據荊春寧透露,華龍一號在首堆工程福清5號機組實現了89%的國產化率,在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更是實現了100%中國制造。
創新驅動 形成核心競爭力
我國目前使用的三代核電技術經歷了引進、吸收、轉化、創新的過程,AP1000依托項目的建設、***技術的開發與華龍一號一道,使三代核電技術接替二代加,成為“十三五”核電發展的主流路線,而中國自主設計的核電技術將在其中唱絕對主角。
中核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明介紹,華龍一號的研發成功和在全球范圍的推廣使我國真正躋身核電強國發展隊列。華龍一號滿足國際最新核安全法規標準的要求,在安全、技術和經濟指標上到達或超過了國際三代核電用戶的需求,建設成本明顯低于核電先進國家的三代核電技術。
以中核集團為例,除掌握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以外,自主化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標志著我國具備成套核電技術獨立出口的能力。鈾純化轉化一體化技術、鈾濃縮離心機、壓水堆組件生產能力等核燃料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得到了長足發展,創新“第三代采鈾技術”,完成了6大鈾資源基地布局,能夠全面滿足我國核電發展和“走出去”需求。此外,中核集團已形成研發、制造、建設、出口、服務等全流程的一站式核能系統供應能力,具備全 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勢。目前,已與多國開展核工業全產業鏈合作。
“自主創新已成為集團公司發展的靈魂所在,核工業的核心技術必須立足自主創新,中核集團已形成成熟的科技創新體系。”中核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明表示。他同時介紹,目前我國已與世界核電強國并跑,未來,我國核電工業發展將領跑世界。
搶抓國際市場機遇 開啟發展戰略布局
“自主化核電品牌的形成是一個逐步成熟和完善的過程,一定規模的批量化建設對于核電品牌的成型和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鼻G春寧表示。華龍一號首批項目已經確定包括6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5、6號機組,巴基斯坦K2、K3機組以及中廣核集團防城港3、4號機組。預計華龍一號從2016年下半年起具備批量化建設的條件。
華龍一號的落地與推廣,使我國核電成為與高鐵并駕齊驅的拳頭產品。近年來,中國陸續與阿根廷、英國、羅馬尼亞、肯尼亞、蘇丹等國簽署了核電合作協議或備忘錄。據中核集團核動力事業部副主任李卓群介紹,目前中核集團已累計向7個國家出口6臺核電機組、8臺反應堆或核動力裝置,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經貿關系,正與世界近20個國 家商談核電及鈾資源、核燃料及研發等核工業全產業鏈合作。
與此同時,我國核電在國際市場中也面臨著同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老牌核電強國的激烈競爭。在世界核電版圖上找準“中國坐標”顯得尤為重要。
對此,“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成了核電搶占國際市場的重大機遇。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表示,核電“走出去”,目前大勢非常好?!艾F在世界正在發展和有意發展核能的國家大概有70多個,在‘一帶一路’上有40多個。估計到2030年,‘一帶一路’上核電機組將會達到近100臺。華龍一號估計能占到20%~30%的市場份額?!比绱怂銇恚覈鴮⒛玫礁哌_30臺核電機組的市場。而且核電出口不僅涉及技術本身,還將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與推廣。據中核集團資料顯示,每出口一臺核電機組,需要8萬余臺套設備,200余家企業參與制造和建設,可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單臺機組投資約300億元,考慮到天然鈾、核燃料等全產業鏈的貢獻,估計單臺機組全壽命周期內能直接帶動的上下游產值約1000億元。
為此,中核集團在國際市場的布局正在展開,針對國際潛在市場情況,開展廠址適應性研究和華龍一號標準體系研究,將把與各國的核能合作引向深入。